北歐教育的魅力
2005/02/20 – [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版]
《時論廣場》北歐教育的魅力
【劉毓秀】
芬蘭於二○○三年蟬聯「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全球最佳學校教育評比冠軍,其教育制度因而廣受矚目,各國媒體紛紛加以報導,咸認此制度為芬蘭經貿亮眼表現的重要因素。但是,由於制度的差異,這些報導無法觸及關鍵,若想達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目的,需要更深入分析。
對於教育,北歐各國大抵採取相同模式,也獲致類似的成效。世界經濟論壇二○○四年的評比顯示,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前六名中,北歐國家就佔了四名。北歐教育制度對於國家競爭力的主要貢獻,在於長期提供優秀的人才,以及穩定、充裕、素質良好的勞動力;此外,托育事務也被納入教育體系,讓勞動者無後顧之憂,可以安心工作。在北歐國家的政策設計中,教育與經貿,托育與就業,原本就是一個銅板的兩個面,追求兩者的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國內媒體的報導強調,芬蘭教育制度的最大特點是徹底實施九年一貫教育,學童入學後,就在同一所學校待到十六歲,在那之後再依性向選擇接受職業教育或學術教育。這項報導的最大疏忽,在於不察芬蘭、瑞典等國將托育服務納入教育體系,成為「終身學習」及「從搖籃到墳墓的照顧」制度的一環。社區學校,尤其是晚近發展者,不僅涵蓋九年一貫教育,更延伸到學齡前的幼兒托育,以及學齡兒童的課後托育。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為此而做的系列專題報導,有一篇即以「讓學校變成家庭」為題,描述於赫爾辛基的社區學校看到「少女、少男從屋內探頭觀看,戶外遊戲場中則有幼兒園的鞦韆和溜滑梯」。這些孩子從小一起長大,互相熟悉,而老師們也熟識每一個孩子及其父母,其他國家晚近盛行的校園欺凌事件因而很少發生,孩子們容易有安全感。
北歐各國雖然將托育和教育納入同一體系,但是對於兩者的定位卻是不同的。九年一貫教育被定位為免費義務教育,而托育則是「工作福利」模式,基於「成年國民應工作納稅,國家則應於工作時間為他們提供托育服務」的理念,規定必須是雙親(或單親)有職之兒童才能享受服務,而且家長必須負擔部分費用,如此可以兼顧兒童權益、就業及國家財政平衡,是萬無一失的周全設計。於這種制度的引導下,人民(尤其是女性)充分就業;小孩普遍教得很好。
北歐小孩入學年齡晚於其他先進國家(跟台灣一樣是七歲入學),低年級上課時間短,這是為了讓兒童享有童年,避免揠苗助長,因為北歐父母及教育家們相信,這樣才是最有利於兒童長期身心發展的做法。但是,為了顧及就業及家庭政策,他們一方面提供能夠銜接父母上下班時間的托育服務,另一方面給予育嬰假、照顧假及年度休假,如此達到促進就業及支持家庭的雙重成效。除非有特殊因素,絕大多數北歐父母會選擇讓子女就近讀社區學校,因此免除其他國家父母和孩子為了挑學區及學校而面臨的精神和經濟壓力。
相較之下,在其他國家,早在上大學、高中之前,或甚至在上國中、小學之前,就已經有太多的孩子因為填鴨或惡性競爭的教育,或因為受疏忽、欠缺良好的照顧及教育,而斲喪自由展翅的潛能了。二○ ○二年台大精神科師生進行的一份調查研究顯示,台北市國中女生有百分之三十曾有重度憂鬱症症狀;我們可以推測,課業惡性競爭壓力,以及因此而導致的欠缺溫馨親情及友誼,應是主要因素。
台灣父母們實在應該深思:將眼光放遠看,我們有必要讓子女因為不當的負擔而提早折斷嗎?北歐「把童年留給小孩」、「讓孩子在像家一般的社區學校一起安全成長」的教育方式,對於所有小孩,以及每一個小孩,還有整個社會,難道不會比「學校如戰場」的惡性競爭教育更好嗎?(作者為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