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女學會「脆弱性與能動性」年度學術研討會投稿錄取名單公佈
感謝各位投稿者的耐心等候,女學會今年徵稿共收到3組panel和38篇論文。每篇論文經過四位匿名評審審查,所有結果並經決選會議確認完畢。
本次年會整體入選panel共計3組,入選論文共計 18 篇。煩請所有投稿者請於8月31日以前,將論文全稿寄至女學會信箱tfsa.info@gmail.com。
2019 年會於 9 月 28 日(星期六),在台南市成功大學力行校區台灣文學系系館舉行。正式議程將擇期公佈於女學會網站及臉書粉絲專頁,並將以 E-mail 通知所有入選者,請各位入選者密切注意相關訊息。再次提醒各位入選者,依照本會規定,論文發表人應加入本會成為會員(需繳交本年度會費),或是繳交註冊費用,方可於年會發表。
會費繳交資訊
【會費金額】
一般會員2000元/年;學生會員500元/年;退休會員300元/年。
【註冊金額】
學生300元;教師1000元。
【繳交方式】
研討會當日現場繳交或是郵政劃撥
戶名:社團法人台灣女性學學會
帳號:50180553
Panel錄取名單
Panel題目 |
論文題目 |
發表者 |
為什麼變成恐怖故事,明明我看的是女性文學? |
|
|
|
裹足而前:《桂花巷》的女性身體改造與能動性 |
吳東翰 國立政治大學台文所碩士生 |
|
我來,我見,我突破:《睡美男》的女性凝視和身體 |
邱令潔 國立政治大學台文所碩士生 |
|
空間過渡:從「伸手仔」看蕭麗紅的女性與鄉土經驗 |
周寅彰 國立政治大學台文所碩士生
|
反救贖:凌煙《寄生奇緣》的賽伯格身體 |
鍾昀珊 國立政治大學台文所碩士生 |
|
構思非人類能動性: 物種連結、軍事技術、基礎建設 |
|
|
|
女性、動物與社會處境:台灣現代詩中的身體敘述和感知展現 |
林妤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
|
瞄不準的戰爭技術與現代性經驗:台北大空襲下的身體經驗與情感反應 |
蔡旻螢 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 |
|
基礎建設的介面思考: 在全球南方重構性別、科技與軍事批判 |
陳定良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 |
性別與政治:婦運、國家與參政 |
|
|
|
從呂秀蓮到蔡英文:臺灣的婦女運動、女性參政與社會政策
|
唐文慧 國立中山大學 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教授 |
|
性別與政治參與:以地方選舉為例 |
姜貞吟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副教授 |
|
國家女性主義的基石?再探婦運與國家的社會資本 |
黃淑玲 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
|
雙人成舞?性別團體在當代中國拓展政治空間的策略—女性主義官僚形成的可能 |
伍維婷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助理教授 |
單篇論文錄取名單
論文題目 |
作者 |
如何用Grosz的性差異概念,思考跨性別身體的能動性? |
劉亞蘭 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副教授 |
離返、留守與性別規範:1960-70年代嘉義大林的沖繩返回女工 |
邱琡雯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 |
動物輔助治療的專業化位階與醫療拓邊的能動性之探究─以台灣狗醫生為例 |
吳育珊 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生 魏書娥(第二作者) 南華大學生死系副教授 |
親密關係與康復事業——當代中國城市自閉症家庭中的情感實踐 |
安孟竹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
給自己未來的情書:以攝影作為新住民女性培力之取徑探討 |
鄭怡雯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我們這種年紀的人」:中國養老院中的護理員阿姨 |
吳心越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 |
從殖民創傷中復原:原住民族女性的災後重建之路 |
林津如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
西裝與香花:戰後初期台灣「穿褲的」女性的身影 |
黃孟雯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畢/台北大學社會所畢 |
家、傳統與自我:台灣同婚辯論裡的脆弱異性戀敘事 |
勤定芳 女學會理事 |
協商自我認同的能動性:羞恥感、完美被害人與挑戰強暴文化 |
王曉丹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暨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教授 |
痛與迷失:《迷宮中的戀人》的現象學與敘說探究 |
黃冠維 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 |
Queering Rape: Alternative Methods of Responding to Survivors of Sexual Assault |
陳婉怡 PhD Student, Women, Gender, and Sexuality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
一個情感轉向的女性主義論述:自我與受傷害 |
蔡承宏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生 |
後結構主義理論的「政治化」:大陸當代性別研究中的「主體性」、「能動性」概念的變遷 |
劉希 西交利物浦大學中國研究系 |
集結/解散?-脆弱性的情感動員與世代政治論述 |
吳克威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學生 |
從工廠到舞台:中國後社會主義時期「大媽」的生活變遷 |
王笛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研究生 |
離散與連結,性歡愉作為一種抵抗 |
林書怡 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助理教授 |
老無效?:脆弱性於南台灣農村的民族誌研究 |
曾瑞彬 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