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受苦的幼兒們

2004/05/15 – [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A15版] 
《時論廣場》想想受苦的幼兒們 
【劉毓秀(作者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台中市六歲女童張雅雯日前被悶死於娃娃車事件,不僅讓她的父母心碎,也讓所有國人震驚且心酸。雅雯的悲慘遭遇,以及她所就讀的立欣托兒所的尷尬處境,是數十年來錯誤幼托政策之冰山的一角。 

  這套政策的謬誤,在於將幼托界定為「營利」以及「父母及業者的責任」,而不是由國家、社會和家庭來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負起責任。在營利化的政策走向引導下,今天台灣就讀幼稚園和托兒所的幼兒,有七成讀的是營利的私立園所。而營利園所,就是採取工商登記,成為營利機構,必須依法繳交營利所得稅者;也顯示這些園所從事幼托的重要動機之一是「賺錢」。 

  藉從事幼托來賺錢,並無可厚非,但是,這有限度的問題。由於幼托是眾多家庭必須的福利服務,若高度營利化,使幼托普遍成為「商品」,接著而來的就是市場邏輯全面侵占福利領域所引發的種種弊端。包括:搞商業噱頭而不是提供良心的服務,幼托人員專業不受重視、待遇甚低因而士氣低落,價格昂貴以致僅有中上家庭能夠享受合格幼托,中下家庭兒童只能得到不合格的劣質服務等等。 

  雅雯被活活悶死,但受苦的不僅僅是雅雯一人;可想而知,有眾多幼兒承受著不良幼托制度的諸多缺失。隨車的老師因疏忽而罹禍,顯示的也是眾多幼托人員的苦境。私立園所為了賺錢而廣為招徠的幼童,這些幼保人員必須天天一大早隨車一個個接來,然後於傍晚一個個送回家,單趟路程往往需要耗費兩個鐘頭以上!其間被犧牲的,是幼保人才的寶貴專業技能,是幼保人員於清晨、傍晚自己休息,以及照顧自己一家老小的寶貴時間。而娃娃車,載著幼童在快速道路奔馳,或在窄仄巷弄轉折,其安全性誰都知道是完全無法保證的。 

  至於園所,因為受長期政策的引導而入行,誤以為可以賺錢,或至少餬口,卻不知不良制度處處暗藏虧本與入罪的陷阱。而家長,雅雯父母哀哭、懊悔的景象(雅雯媽媽說早知道她就不要上班工作,而要在家帶小孩),道盡幼托現制下家長的困境。 

  總而言之,我國幼托現況是「全盤皆輸」的局面,政府和社會有必要盡速進行更革。筆者認為,幼托整合推動委員會所提出的「公共化幼托系統」的建立,是馬上可以進行,能夠有效解決困境的必要策略。 

  公共化幼托系統的基本架構為:由中央政府制定公共化幼托體系的基本規格,責成地方政府(第一階段為縣市,爾後細緻推展到鄉鎮) 聘請學者專家、幼托人員、家長以及相關局處代表,組成自治模式的托育委員會,負責公共化、社區化幼兒園的設置及督導事宜。人員直接遴聘現有合格幼托人員(根據統計,我國合格幼托人員供過於求) ,對她們施以「公共化福利服務」相關理念之在職訓練後,即可上路工作。 

  而現有園所及人員,可以設計一定程序,協助他們之中有意願者轉型為公共化幼兒園及其人員。至於不想轉型者,則照現制營運,如此形成公共化與私營並存的制度。隨著公共化社區幼兒園之發展,可實施「分發」制度;唯有如此才能大幅度消除娃娃車之需求。 

  經費及財務是幼托公共化的核心難題,我們建議的處理原則為:一、政府視各地社經資源之多寡,而核定給予公共化幼兒園設置及營運所需之補助;二、一般家庭自付成本價,包括人事費、材料費、營運費等;三、弱勢家庭兒童視其需要由政府給予補助。如此希望能夠一方面降低費用減輕家長負擔,二方面使幼托人員得到合理的待遇,以改善優良人才嚴重流失的現況,三方面也能使國家財政負擔不致過重。 

  以上做法,筆者與彭婉如文教基金會人員於九二一震災後,於災區之花東新村、大愛新村、新希望新村三處組合屋,進行過兩年的實驗。根據工作人員陳述,此方案是她們於各縣市所推動之五項社區照顧福利服務方案中,最簡單易行的。筆者援此積極嘗試推廣。 

  筆者也是為人母者,女兒現在長大了,可是每次提起上私立幼稚園的經驗,口氣中都仍透露著對我的不諒解。雅雯媽媽的懊悔,想來必是眾多台灣母親們都能感同身受的。以提升婦女地位為志業的筆者因而理解:若不能說服政府、社會跟父母們一起負起托育的責任,婦女運動永遠都將只是奢談,我們期待「公共化幼托系統」能夠在未來四年間在我國實現。